1980-2020,是改革开放后,中国高速发展的40年。 我们脚下的土地、身边的人、社会关系,经历了一次次重大变迁。
有太多曾经寻常的风景,普普通通的中国人, 如今,只能在相片里找寻。而那些拍摄者,当年也不曾想到,自己的一份对拍摄的坚持,放了二、三十年,竟变得如此弥足珍贵。
这些摄影成了一份视觉档案,替我们一代人,做出一份详细、生动、完整的见证。
张克纯《山水之间》系列 2009-2012
任曙林 《中学生》系列 1980年代
颜长江 《三峡》系列 2000-2006
下面这些影像记录者, 活跃在不同的年代、区域,年龄身份不同,关注的人群,也不尽相同:
一个是 50后任曙林, 在1980年代的工余时间, 拍了10年北京的中学生;
一个是 60后媒 体工作者颜长江, 在2002年三峡工程开始后,跟着建设节点的节奏, 在三峡沿岸做抢救性的拍摄记录;
一个是 80后全职摄影师张克纯, 长时间在路上,无数次往返黄河流域, 记录最荒芜、荒诞的山川社会。
相似的是, 这里的每个记录者都怀着一颗简单、细腻,又敬重的心。
在一张张影像里, 我们能清晰感受 山河社会的变迁,以及在不同的社会背景里,每一个鲜活,却又渺小如蝼蚁的中国人。
张克纯今年37岁,出生在四川巴中,现在生活在成都。他做设计出身,业余玩摄影。后来花在摄影上面的时间就越来越多,做职业摄影师也有十多年了,常年在外行走。
向沙漠抽水的人,宁夏,2011
在亭子顶上钓鱼的人,山西,2011
漂流的人,陕西,2011
翻倒的运沙车,青海,2011
站在江心石头上的人,重庆,2014
从2009年起,张克纯花4年时间,数几十次在 黄河流域 往返行走,把 山东、河南、陕西、山西、青海、甘肃、宁夏 都去了个遍,有些地方甚至到过好多次,用大画幅相机拍下一两千张底片。
缆车,陕西,2011
站在广告牌上的人,青海,2011
山顶的寺庙,山西,2015
张克纯拍摄的家与国、山与水,在视觉上 色彩寡淡、构图平稳, 似乎是云淡风轻;仔细去看,才发现画面内容的荒诞和尖锐。
每个画面里都有像蝼蚁一样的人,可是这些却又真实发生在中国。
他最初想去拍摄黄河的壮美、诗意, 带着情怀和一腔热血上路,在路上才发现,曾经的山水画消失了,在高速发展下的中国, 看到的更多是荒山、断壁、高楼,还有黄河沿岸像蝼蚁般生活的中国人。
有太多曾经寻常的风景,普普通通的中国人, 如今,只能在相片里找寻。而那些拍摄者,当年也不曾想到,自己的一份对拍摄的坚持,放了二、三十年,竟变得如此弥足珍贵。
这些摄影成了一份视觉档案,替我们一代人,做出一份详细、生动、完整的见证。
张克纯《山水之间》系列 2009-2012
任曙林 《中学生》系列 1980年代
颜长江 《三峡》系列 2000-2006
下面这些影像记录者, 活跃在不同的年代、区域,年龄身份不同,关注的人群,也不尽相同:
一个是 50后任曙林, 在1980年代的工余时间, 拍了10年北京的中学生;
一个是 60后媒 体工作者颜长江, 在2002年三峡工程开始后,跟着建设节点的节奏, 在三峡沿岸做抢救性的拍摄记录;
一个是 80后全职摄影师张克纯, 长时间在路上,无数次往返黄河流域, 记录最荒芜、荒诞的山川社会。
相似的是, 这里的每个记录者都怀着一颗简单、细腻,又敬重的心。
在一张张影像里, 我们能清晰感受 山河社会的变迁,以及在不同的社会背景里,每一个鲜活,却又渺小如蝼蚁的中国人。
张克纯今年37岁,出生在四川巴中,现在生活在成都。他做设计出身,业余玩摄影。后来花在摄影上面的时间就越来越多,做职业摄影师也有十多年了,常年在外行走。
向沙漠抽水的人,宁夏,2011
在亭子顶上钓鱼的人,山西,2011
漂流的人,陕西,2011
翻倒的运沙车,青海,2011
站在江心石头上的人,重庆,2014
从2009年起,张克纯花4年时间,数几十次在 黄河流域 往返行走,把 山东、河南、陕西、山西、青海、甘肃、宁夏 都去了个遍,有些地方甚至到过好多次,用大画幅相机拍下一两千张底片。
缆车,陕西,2011
站在广告牌上的人,青海,2011
山顶的寺庙,山西,2015
张克纯拍摄的家与国、山与水,在视觉上 色彩寡淡、构图平稳, 似乎是云淡风轻;仔细去看,才发现画面内容的荒诞和尖锐。
每个画面里都有像蝼蚁一样的人,可是这些却又真实发生在中国。
他最初想去拍摄黄河的壮美、诗意, 带着情怀和一腔热血上路,在路上才发现,曾经的山水画消失了,在高速发展下的中国, 看到的更多是荒山、断壁、高楼,还有黄河沿岸像蝼蚁般生活的中国人。
以下是张克纯的自述
山中的河,甘肃,2010
修建高铁的人,陕西,2012
黄河沿岸,大环境下的小人物 每个中国人其实对黄河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大家说“母亲河”、“文明的摇篮”。我就想,有机会我独自去走一遍,看到更多的地方。
2009年,我回到成都开始做自己的项目,拍黄河。 四年的时间,每次去黄河边上待一个月,走一个省,然后再回到成都,冲胶卷,整理一下,再出去、再回来。
当你真正去看这个河的时候,它就在你面前,就是一条河,其实没有那么强烈的感受。
我取《诗经》里一句“河水洋洋,北流活活(guō)”的后四个字,做这个系列的作品名,它描写《诗经》的发源地陕西,当黄河水流动,发出“活活活”的声音。
沧海桑田,你根本找不到这些场景,更多的是短短几十年,中国快速发展,都是工业化、有人工痕迹的景观。
带着毛泽东像横跨黄河的人,河南,2012
我在新闻上看到,在河南三门峡,每年都有一个活动,几千名冬泳爱好者带着毛泽东像游到对面山西。 一个符号性的东西,现在还有人带着。
2011年,我想去拍,结果岸上有上万观众在那儿看,我就被挤开了,那年就没拍上。然后2012年,我早早越过警戒线到河边架着机器,拍到了这张照片。
水塔下捕鱼的人,陕西,2011
在这个水塔旁边,建了一个化工厂,污染挺严重的。每年黄河水涨起来的时候,会冲上来一些鱼,我那天刚好碰到这些人,他们就在这里捕鱼。
半年以后,我再去那个地方,水塔已经没有了,已经变成一座桥。
煤厂里的佛像,宁夏,2011
一个采煤厂里扔一个佛像在中间,大家都很好奇,怎么会这样。
这个地方周边全是矿山,挖煤、洗煤、运煤都在那里。山里有座寺庙,有个煤老板建了一个十几米的金身佛像。那个佛头做坏掉了,至少有5米,很大、很重。 因为佛对人的概念,没人愿意去把它砸掉、扔掉,就那样立在煤厂里面。
张克纯《山水之间》 2011年 既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 当我拍完黄河之后,自然而然地想展开, 慢慢就想散点式地分布到全国,所以有了《山水之间》这个系列。 这是我去到新疆、河北、湖南、江西等不同地域,来拍摄中国。
江边喝茶的人,四川,2014
断桥下上体育课的人,我还把自己放置了进去 摄于四川,2014
有一点不同的是,我在这个项目里做了“置换”,把画面里的一个人换出来按快门,我自己进入画面。
张克纯在路上
在 《北流活活》 中,我作为摄影师, 更像是一个旁观者,置身事外; 到了 《山水之间》, 我不是摄影师了, 却身处其中,成了画中人。
《山水之间》系列作品
中国高速发展的这几十年,就像巨人站在平衡木上,又要往前走,又要平衡。我还是更愿意看到,它不要走得那么快。
我们处在当下,作为普通人,每一个人都是小人物,像蚂蚁一样,话语权是比较微小的。但我们还是可以发声,即便是很弱小的声音。
任曙林 是一个 50后, 出生在北京板厂胡同15号。
1980年代, 25岁的他,开始拍《八十年代中学生》。 一连拍了 10年, 300卷 胶片,总计 1万多张 北京中学生的照片。
风靡80年代的梅花运动装
准备打球的男同学们,运动背心上印着学校名字
1980年的中学游泳课
碎花衬衫搭配格纹裙,那时候的中学女生们很时髦
一个女同学,一个男同学
白群飘飘的班花
北京地坛体育场,白袜子、白球鞋 还有齐刷刷的大长腿
放学后,留堂做数学题 桌上还有熟悉的铁皮铅笔盒
同学们来对作业啦
80年代的男女同学们,穿着泳衣,一起在水里打球
这些1980年代旧照里的少男少女, 干净、纯真、美好。 观众纷纷感慨: “那时候的中学生,真好看啊!”
照片里当年的主角们,现在很多人的孩子都已经上中学了。
这张照片勾起了一个观众的往事
2011年4月份,《八十年代中学生》第一次展览,引起很大轰动。 任曙林走进展厅,发现观看旧照的观众,从现在的中学生到50岁以上的人都有。
有一个观众叫王琳,看到一张照片,激动得哭了。原来,她和照片中的那个少年秘密早恋,后来一起留学,结婚,最后分开。她对任曙林的照片感慨万千, “本来以为青春已经不在了,没想到,原来青春还活在这些照片里。”
以下是任曙林的自述
监考证
中学生的身体,每块肌肉都会说话
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 197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第一次拍了高考。 北京市那会儿拿照相机的人就没有多少,记者也不拍高考。
我当时申请去拍摄学生们努力学习的样子,他们给我一个监考证,我拿别针把监考证别在胸口,凭这个就可以横冲直撞任何考场。
三天时间我跑了大概七所学校,这样这个系列就算开始了。之后的10年,我都在拍中学生。
拍的学校主要是北京171中学,离我家很近, 家、上班的地方、171中学,三角地带,构成了我的整个1980年代。
那会一打铃,“哗——”潮水一样泻满整个操场和楼道,几十上百个人,就我一个人拍,我太幸福了,感觉我在一个花的海洋中,蜂蜜任我采。
学校里面有很多可以拍的,上学进校门、早操早习、课间10分钟、体育课和美术课、中午吃饭、值日劳动都可以拍。
他们上游泳课,在总政游泳馆,我也得跟着进去拍去,有很多就站在水里拍的。
我拍了很多擦玻璃的场景,学校的卫生都是学生自己做,一般都是礼拜六的下午,自己带着抹布做值日。
我无意中发现 学生的脚特别丰富,膝盖如此,后背更是如此。
人的表情往往一半以上是假,但是脚、后背、手,不会掩饰,甚至比表情的表现力还丰富。
总结一下就是 拍局部。 这些局部在以前是有禁忌的,但是我比较胆大。
我就支个三脚架,坐在操场中间,我一看,自己也疑惑:拍身体的局部,就跟掐头去尾留中段,跟吃虾似的, 这东西能成立么?
可能是拍的时间长了吧,观察越来越细,感觉中学生全身的每一块肌肉都会说话。
十五六岁正是活跃的时候,身体总是特别好动,特别丰富。
特别是有些女生的局部,你感觉不出任何一点色情,那种健康的力量能够把人包含进去,震撼。
其实这张合影我是最满意,拍之前大家在那说说笑笑,每个人朴实鲜活的本性都出来了。
一群男女生,场景的把握,景别的把握,空间的控制,瞬间的抓取,这都得在那一瞬间。 趁人不备的时候,照出来的才是好照片。
拍中学生这10年中,它几乎占用了我所有的业余时间和工余时间。 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摁快门是有快感的,有仪式感的。 我们那会儿拍照很贵,一张2块5,3块7,加上冲洗费就是这样,一个月工资才多少钱?
当初拍照时,很多学生家里都是知识分子,就说什么照相没文化。我当时就说:我要告诉你,咱们多少年以后见!
果然30年后,他们找我,请我吃饭,“哎呀任老师,没有你回学校拍了这些东西,我们不知道,青春是这样的。”
我觉得还是触动了他们内心一些很深、很柔软的东西吧。
摄影师 颜长江, 出生在 湖北秭归县, 这里是三峡工程的所在地。 1990年武汉大学新闻系毕业后,他便进入媒体工作,现生活在广州。
2000年,三峡拆迁要开始了,颜长江从没见过如此风云壮阔的现实: 千年古城,历史文化和文物,甚至几百万人的生活轨迹,都可能因此改变。 他觉得自己必须去关注、去记录。
大溪新镇望峡口 2003
涪陵区蔺市镇 击鼓的妇女 2003
云阳旧县城 江边拾荒者的孩子们 2003
于是从2002年起,颜长江用了七年时间,十几次往返三峡库区, 拍下2000多张底片: 拆迁中的城镇、景观,长江边那些可爱的人们……
颜长江在广州郊区工作室 2019
颜长江说自己的个性是属于 “长江边人的性格”,果敢、洒脱。 就像他拍下的三峡照片,浓郁的色彩,浓烈的爱与哀。
以下是颜长江的自述
奉节旧城 观水的人们 2003
七年间,拍下三峡的2000多张“遗像” 2000年,三峡的拆迁就要开始了。三峡工程的所在地基本上就是我的出生地,它是我生长的地方,一下子情绪就被挑起来了。
拆迁秭归城城门 2002
涪陵城全面拆除 2002
奉节县城依斗门 2002
小时候对三峡的记忆还是一个古典社会,跟大自然相依相存。到我再去的时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屈原那个时代以来的文化和文物,包括那些可爱的人,都在你眼前慢慢消失。
天变、地变,人也走了、城也走了。它当时真的是超现实的,感觉是灵异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混合在一起,历史和现在在穿越。
颜长江手绘的拍摄路线图
我的拍摄,就跟着 三峡工程的施工、落成和涨水 这几个节点走。哪几个城市要被拆迁甚至爆破,就有一种抢救性的拍摄。
尤其到了工程落成之后,开始蓄水。因为水是从东边开始涨起来,从湖北慢慢走向重庆,我便从东边拍到西边。像坐公共汽车一样,每到一个城市拍那么一两天。
一切就这样向你迎面扑过来。不管我这个摄影师、还是我拍摄的对象,都要诉说。
秭归县香溪 王家吊桥 2002
三峡这个地方不同一般。它两千年的文化积累,它美丽的自然和艰难的生活方式,造就了那里人的独特性格。
我的出生地秭归是山城,也是古城。在这样陡峭的城,太慵懒,是活不好的。那里的人活得非常有劲头,还会种花养草。
奉节 江坝石信号台 2003
涪陵城 小店闪出个姑娘 2002
到了奉节、巫山,生活是沸腾的,比较有世俗享乐气,人性得到充分释放,茶馆、歌厅、美食都发达。
巴东纤夫 2002
忠县曹家乡 冉家祖坟和后人 2003
巴东境江边渔人 2003
事实上在长江上面的人都不是一般的人,他们都有相当的气质,四川话叫“耿直”,我还加一个叫“洒脱”。
杜甫以前住在夔门的时候,写下了他一生中三分之一的诗歌,其中有一句“峡中丈夫绝轻死,少在公门多在水”。 他就说这个地方的人很奇异,不愿当公务员,只愿在水上搏斗。
坝上
因为每天的生活都跟生死有关,他们的性格是勇敢的。非常通达,对人非常好,也很看得开,他们甚至富有诗意。
所以我不敢歧视那里的普通人,他们就像朋友,甚至说很多老人像我的老人,兄长就像我做人的模范一样。
某一天,我觉得我身上够脏了、要洗洗头的时候,我走进了云阳县的一家发廊。
理完发之后,我对发廊的这些员工说我给你们拍张照片,他们都很高兴。你看他们的气质和形态,都是不俗的。
在那里的人很好打交道,缘分无处不在。在大昌也是,小女生她自告奋勇地给你做向导,第二天,她分开会流泪,然后再永远没有联系。
我的感情是外放的,摄影的颜色非常浓烈,人物非常悲情。 相机我用的是哈苏,中画幅,比较端庄,同时我的姿态是必须俯下身去拍,我对这个地方也是恭敬的。
直到2008年,汶川地震,三峡一定程度上也已经尘埃落定,发生了更大的事情需要我们关注。我停了下来,完成了三峡库区的拍摄计划。
真的这个历史事件结束之后,最后是平静的。为它留下这些值得纪念的场景,是非常庄严的选择,确实想这样给它拍下“遗像”。
我是比较显象地把我们几十年的社会变化,融合到每一幅画面里面。 希望哪怕过几百年,它也能让人有所感受。
山中的河,甘肃,2010
修建高铁的人,陕西,2012
黄河沿岸,大环境下的小人物 每个中国人其实对黄河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大家说“母亲河”、“文明的摇篮”。我就想,有机会我独自去走一遍,看到更多的地方。
2009年,我回到成都开始做自己的项目,拍黄河。 四年的时间,每次去黄河边上待一个月,走一个省,然后再回到成都,冲胶卷,整理一下,再出去、再回来。
当你真正去看这个河的时候,它就在你面前,就是一条河,其实没有那么强烈的感受。
我取《诗经》里一句“河水洋洋,北流活活(guō)”的后四个字,做这个系列的作品名,它描写《诗经》的发源地陕西,当黄河水流动,发出“活活活”的声音。
沧海桑田,你根本找不到这些场景,更多的是短短几十年,中国快速发展,都是工业化、有人工痕迹的景观。
带着毛泽东像横跨黄河的人,河南,2012
我在新闻上看到,在河南三门峡,每年都有一个活动,几千名冬泳爱好者带着毛泽东像游到对面山西。 一个符号性的东西,现在还有人带着。
2011年,我想去拍,结果岸上有上万观众在那儿看,我就被挤开了,那年就没拍上。然后2012年,我早早越过警戒线到河边架着机器,拍到了这张照片。
水塔下捕鱼的人,陕西,2011
在这个水塔旁边,建了一个化工厂,污染挺严重的。每年黄河水涨起来的时候,会冲上来一些鱼,我那天刚好碰到这些人,他们就在这里捕鱼。
半年以后,我再去那个地方,水塔已经没有了,已经变成一座桥。
煤厂里的佛像,宁夏,2011
一个采煤厂里扔一个佛像在中间,大家都很好奇,怎么会这样。
这个地方周边全是矿山,挖煤、洗煤、运煤都在那里。山里有座寺庙,有个煤老板建了一个十几米的金身佛像。那个佛头做坏掉了,至少有5米,很大、很重。 因为佛对人的概念,没人愿意去把它砸掉、扔掉,就那样立在煤厂里面。
张克纯《山水之间》 2011年 既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 当我拍完黄河之后,自然而然地想展开, 慢慢就想散点式地分布到全国,所以有了《山水之间》这个系列。 这是我去到新疆、河北、湖南、江西等不同地域,来拍摄中国。
江边喝茶的人,四川,2014
断桥下上体育课的人,我还把自己放置了进去 摄于四川,2014
有一点不同的是,我在这个项目里做了“置换”,把画面里的一个人换出来按快门,我自己进入画面。
张克纯在路上
在 《北流活活》 中,我作为摄影师, 更像是一个旁观者,置身事外; 到了 《山水之间》, 我不是摄影师了, 却身处其中,成了画中人。
《山水之间》系列作品
中国高速发展的这几十年,就像巨人站在平衡木上,又要往前走,又要平衡。我还是更愿意看到,它不要走得那么快。
我们处在当下,作为普通人,每一个人都是小人物,像蚂蚁一样,话语权是比较微小的。但我们还是可以发声,即便是很弱小的声音。
任曙林 是一个 50后, 出生在北京板厂胡同15号。
1980年代, 25岁的他,开始拍《八十年代中学生》。 一连拍了 10年, 300卷 胶片,总计 1万多张 北京中学生的照片。
风靡80年代的梅花运动装
准备打球的男同学们,运动背心上印着学校名字
1980年的中学游泳课
碎花衬衫搭配格纹裙,那时候的中学女生们很时髦
一个女同学,一个男同学
白群飘飘的班花
北京地坛体育场,白袜子、白球鞋 还有齐刷刷的大长腿
放学后,留堂做数学题 桌上还有熟悉的铁皮铅笔盒
同学们来对作业啦
80年代的男女同学们,穿着泳衣,一起在水里打球
这些1980年代旧照里的少男少女, 干净、纯真、美好。 观众纷纷感慨: “那时候的中学生,真好看啊!”
照片里当年的主角们,现在很多人的孩子都已经上中学了。
这张照片勾起了一个观众的往事
2011年4月份,《八十年代中学生》第一次展览,引起很大轰动。 任曙林走进展厅,发现观看旧照的观众,从现在的中学生到50岁以上的人都有。
有一个观众叫王琳,看到一张照片,激动得哭了。原来,她和照片中的那个少年秘密早恋,后来一起留学,结婚,最后分开。她对任曙林的照片感慨万千, “本来以为青春已经不在了,没想到,原来青春还活在这些照片里。”
以下是任曙林的自述
监考证
中学生的身体,每块肌肉都会说话
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 197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第一次拍了高考。 北京市那会儿拿照相机的人就没有多少,记者也不拍高考。
我当时申请去拍摄学生们努力学习的样子,他们给我一个监考证,我拿别针把监考证别在胸口,凭这个就可以横冲直撞任何考场。
三天时间我跑了大概七所学校,这样这个系列就算开始了。之后的10年,我都在拍中学生。
拍的学校主要是北京171中学,离我家很近, 家、上班的地方、171中学,三角地带,构成了我的整个1980年代。
那会一打铃,“哗——”潮水一样泻满整个操场和楼道,几十上百个人,就我一个人拍,我太幸福了,感觉我在一个花的海洋中,蜂蜜任我采。
学校里面有很多可以拍的,上学进校门、早操早习、课间10分钟、体育课和美术课、中午吃饭、值日劳动都可以拍。
他们上游泳课,在总政游泳馆,我也得跟着进去拍去,有很多就站在水里拍的。
我拍了很多擦玻璃的场景,学校的卫生都是学生自己做,一般都是礼拜六的下午,自己带着抹布做值日。
我无意中发现 学生的脚特别丰富,膝盖如此,后背更是如此。
人的表情往往一半以上是假,但是脚、后背、手,不会掩饰,甚至比表情的表现力还丰富。
总结一下就是 拍局部。 这些局部在以前是有禁忌的,但是我比较胆大。
我就支个三脚架,坐在操场中间,我一看,自己也疑惑:拍身体的局部,就跟掐头去尾留中段,跟吃虾似的, 这东西能成立么?
可能是拍的时间长了吧,观察越来越细,感觉中学生全身的每一块肌肉都会说话。
十五六岁正是活跃的时候,身体总是特别好动,特别丰富。
特别是有些女生的局部,你感觉不出任何一点色情,那种健康的力量能够把人包含进去,震撼。
其实这张合影我是最满意,拍之前大家在那说说笑笑,每个人朴实鲜活的本性都出来了。
一群男女生,场景的把握,景别的把握,空间的控制,瞬间的抓取,这都得在那一瞬间。 趁人不备的时候,照出来的才是好照片。
拍中学生这10年中,它几乎占用了我所有的业余时间和工余时间。 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摁快门是有快感的,有仪式感的。 我们那会儿拍照很贵,一张2块5,3块7,加上冲洗费就是这样,一个月工资才多少钱?
当初拍照时,很多学生家里都是知识分子,就说什么照相没文化。我当时就说:我要告诉你,咱们多少年以后见!
果然30年后,他们找我,请我吃饭,“哎呀任老师,没有你回学校拍了这些东西,我们不知道,青春是这样的。”
我觉得还是触动了他们内心一些很深、很柔软的东西吧。
摄影师 颜长江, 出生在 湖北秭归县, 这里是三峡工程的所在地。 1990年武汉大学新闻系毕业后,他便进入媒体工作,现生活在广州。
2000年,三峡拆迁要开始了,颜长江从没见过如此风云壮阔的现实: 千年古城,历史文化和文物,甚至几百万人的生活轨迹,都可能因此改变。 他觉得自己必须去关注、去记录。
大溪新镇望峡口 2003
涪陵区蔺市镇 击鼓的妇女 2003
云阳旧县城 江边拾荒者的孩子们 2003
于是从2002年起,颜长江用了七年时间,十几次往返三峡库区, 拍下2000多张底片: 拆迁中的城镇、景观,长江边那些可爱的人们……
颜长江在广州郊区工作室 2019
颜长江说自己的个性是属于 “长江边人的性格”,果敢、洒脱。 就像他拍下的三峡照片,浓郁的色彩,浓烈的爱与哀。
以下是颜长江的自述
奉节旧城 观水的人们 2003
七年间,拍下三峡的2000多张“遗像” 2000年,三峡的拆迁就要开始了。三峡工程的所在地基本上就是我的出生地,它是我生长的地方,一下子情绪就被挑起来了。
拆迁秭归城城门 2002
涪陵城全面拆除 2002
奉节县城依斗门 2002
小时候对三峡的记忆还是一个古典社会,跟大自然相依相存。到我再去的时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屈原那个时代以来的文化和文物,包括那些可爱的人,都在你眼前慢慢消失。
天变、地变,人也走了、城也走了。它当时真的是超现实的,感觉是灵异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混合在一起,历史和现在在穿越。
颜长江手绘的拍摄路线图
我的拍摄,就跟着 三峡工程的施工、落成和涨水 这几个节点走。哪几个城市要被拆迁甚至爆破,就有一种抢救性的拍摄。
尤其到了工程落成之后,开始蓄水。因为水是从东边开始涨起来,从湖北慢慢走向重庆,我便从东边拍到西边。像坐公共汽车一样,每到一个城市拍那么一两天。
一切就这样向你迎面扑过来。不管我这个摄影师、还是我拍摄的对象,都要诉说。
秭归县香溪 王家吊桥 2002
三峡这个地方不同一般。它两千年的文化积累,它美丽的自然和艰难的生活方式,造就了那里人的独特性格。
我的出生地秭归是山城,也是古城。在这样陡峭的城,太慵懒,是活不好的。那里的人活得非常有劲头,还会种花养草。
奉节 江坝石信号台 2003
涪陵城 小店闪出个姑娘 2002
到了奉节、巫山,生活是沸腾的,比较有世俗享乐气,人性得到充分释放,茶馆、歌厅、美食都发达。
巴东纤夫 2002
忠县曹家乡 冉家祖坟和后人 2003
巴东境江边渔人 2003
事实上在长江上面的人都不是一般的人,他们都有相当的气质,四川话叫“耿直”,我还加一个叫“洒脱”。
杜甫以前住在夔门的时候,写下了他一生中三分之一的诗歌,其中有一句“峡中丈夫绝轻死,少在公门多在水”。 他就说这个地方的人很奇异,不愿当公务员,只愿在水上搏斗。
坝上
因为每天的生活都跟生死有关,他们的性格是勇敢的。非常通达,对人非常好,也很看得开,他们甚至富有诗意。
所以我不敢歧视那里的普通人,他们就像朋友,甚至说很多老人像我的老人,兄长就像我做人的模范一样。
某一天,我觉得我身上够脏了、要洗洗头的时候,我走进了云阳县的一家发廊。
理完发之后,我对发廊的这些员工说我给你们拍张照片,他们都很高兴。你看他们的气质和形态,都是不俗的。
在那里的人很好打交道,缘分无处不在。在大昌也是,小女生她自告奋勇地给你做向导,第二天,她分开会流泪,然后再永远没有联系。
我的感情是外放的,摄影的颜色非常浓烈,人物非常悲情。 相机我用的是哈苏,中画幅,比较端庄,同时我的姿态是必须俯下身去拍,我对这个地方也是恭敬的。
直到2008年,汶川地震,三峡一定程度上也已经尘埃落定,发生了更大的事情需要我们关注。我停了下来,完成了三峡库区的拍摄计划。
真的这个历史事件结束之后,最后是平静的。为它留下这些值得纪念的场景,是非常庄严的选择,确实想这样给它拍下“遗像”。
我是比较显象地把我们几十年的社会变化,融合到每一幅画面里面。 希望哪怕过几百年,它也能让人有所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