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13, 2020

(转) 如何理解“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前言

  前些天看到成群结队的评论,排着队说着类似的话,最显眼的就是这句“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大意是面对国际事务我们只谈国家利益,不谈什么道义。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一过。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个句子。
这句话源于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在下院的演讲,目的是为政府及其本人外交政策辩护时。原文是:A country does not have permanent friends, only permanent interests.
  非常深刻的一句话。
  说其深刻,是因为如果阅读者没有现代政治的基本概念,那很容易误读。
  主语:国家
  关键词:朋友 利益

  --国家
  国家是由国民组成的政治共同体,维护国民利益就是国家存在的目的。国家之间就应该谈利益,实现本国国民利益的最大化。
  --朋友
  对立词是敌人,通常是指人际关系。
  在政治语境中,看到拟人化的语句,一定要理解适用性的问题。
国家之间,需要用政治规则,而不适用于个际关系的规则。所以,帕麦斯顿说“国家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非常正确,但不能简单推理出:“国家之间有利益的冲突,双方就是敌人。”
  --利益
  利益是一个容易误读的词汇。在中文语境中,很多人文词汇缺乏明确的定义和深入的讨论,比如“仁义礼智信”,至今也说不清楚是什么,更不要说自由、平等、道德、法治、市场等现代政治词汇了。简单来说,在反商业反市场的传统文化中,利益通常带贬义。其实利益是中性词,不是道德判断,谈利益既不高尚,也不低俗。利益的对立面,并不是道义。关键问题是,如何获得利益?
  获得利益有不同的方法。先贤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人呢,当然就是“毫无底线,唯利是图”。君子与小人的差异,就在于君子是按照大家认同的规则(道)去获得利益,小人是不讲规则地去获得利益。
  实现
国家利益的路径,也是如此。历史上有些国家不择手段攫取利益,比如纳粹时期的德国、军国主义的日本;还有的国家以商业兴国,更倾向于通过市场交易获得利益,比如英国、荷兰、瑞士、丹麦等。国家
发展理念不同,获得利益的方法不同
,结局也不相同。

举二个例子
  一是
李鸿章如何
维护国家利益题

  李鸿章与伊藤博文是中日双方的代表人物。在代表各自国家利益的接洽中,李鸿章把国家博弈与个人关系混同,有不少教训。
  1884年12月,日本政府策划了朝鲜的宫廷政变,要求朝鲜国王成立亲日政权,这就是“甲申政变”。当时驻扎在朝鲜的清朝监军袁世凯,果断率军进驻朝鲜王宫,迫使日方人员逃回了
国内。1885年2月,日本政府派伊藤博文出使中国和谈。李鸿章因胜券在握,显得高傲异常。当分歧过大,伊藤博文以“罢谈”相威胁时,李鸿章勃然变色,厉声道:中国并未有错,若谈判破裂,我就只好准备打仗了!伊藤博文知道无便宜可占,只好做了让步。最终,双方在4月18日签订了《中日天津条约》,李鸿章本应抓住时机,巩固中方优势,把日本势力赶出朝鲜,以绝后患。但他看重伊藤博文才华,轻视日本野心,反而将中国的优势拱手相让,赋予日本在朝鲜享有与宗主国中国相同的权利,为甲午战争爆发埋下了伏笔。这也是李鸿章首次为“私谊”付出的代价。

  时年李鸿章62岁,伊藤博文44岁。
  从天津相识起,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保持了长达10年的书信往来。据学者考证,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先后有过21次书信联系。后来在“长崎水兵事件”“防谷令”事件处理中,李鸿章还在寄望于“吾友”伊藤博文,指示袁世凯说“伊藤与吾交好,非虚伪”,希望中日和平共处,共同进步。但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的私谊终究是空谈。甲午战败后,1894年11月18日,李鸿章请在天津海关任职的德国人德璀琳赴日和谈,除了携带正式的外交照会外,还特别附带上一封给伊藤博文的私函。李鸿章希望凭借与伊藤博文的私交,便利中日和谈。然而,当德璀琳到达日本时,他连伊藤博文的面都没有见着。
  李鸿章寄望于伊藤博文的私谊,却只换来《马关条约》的凌辱。国事是国事,私谊是私谊,私谊必须建立在公利的基础上。公私不分,是政治人物的大忌。比如正常的国事交流活动,不需要形式上多么富丽堂皇和奢华排场,更不需要一百年的拉菲茅台和山珍海味核心的内容在于务实的观点交流,目标是维护国家利益。
  当然,我们后人在评论之时,应当理解李鸿章在国力孱弱、内外交困之际,独立支撑,以私谊促公事的无奈。对于李鸿章开展多边外交,以夷制夷的手段,事实上起到了防止日本、沙俄或任何一个列强独吞中国的效果,这已经是相当的外交成就。北洋时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外交家,如顾维钧、王正廷、颜惠庆等,都以自己的杰出才华为国家争取了相当的利益。
  放松一下,来个广告
二是奥地利的梅特涅如何维护国家利益
作为现代政治的发源地,欧洲近代涌现了很多优秀政治家,奥地利的梅特涅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当时奥地利国内政治腐败,国力衰微。西边是强大的法兰西帝国,拿破仑正在积极图谋称霸欧洲。东边是扩张成性的沙俄,亚历山大一世对东欧和近东地区垂涎三尺。北部是崛起的普鲁士,腓特烈·威廉二世有强烈的好战倾向。
  为了让奥地利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梅特涅确定了基本的外交战略:保存法国的力量,使法国成为制衡俄国的力量保存下来,这样对奥地利最为有利。在第一次巴黎条约中,梅特涅联手英国,允许法国保留1792年确立的疆界,这使得法国成为制衡俄国的重要力量。即使拿破仑在1815年复辟,法国再次被同盟国击败后,梅特涅和卡斯尔雷仍然主张用宽容的方式来对待法国,让法国留在欧洲国家共同体之中。在他们看来,鉴于法国强有力的政治和文化传统,过于苛刻和屈辱的和平条款只能滋生出仇恨的情绪,一旦法国恢复元气,它就会对欧洲进行报复。
  在梅特涅看来,对欧洲最大的威胁并不是法国,而是俄国,一个正在不断扩张的军事强国。确保法国的存在,法国就会是俄国在欧洲最重要的制衡力量。梅特涅的战略远见,不仅确保了奥地利的生存空间和安全利益,而且被认为是“欧洲和平的缔造者”,维持了欧洲大陆数十年的均衡与和平。
  与梅特涅的做法正好相反,法国的“老虎”总理克里孟梭就显示出战略眼光的差距。一战后德国被打败,出于对德国强烈的复仇情绪,克里孟梭在巴黎和会中以极其严苛的方式对待德国,要求最大限度地消弱德国,赔偿巨额战争赔款,期望建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处置德国的《凡尔赛和约》一签订,正如英国首相劳合担心的,德国人民背负沉重负担,经济困难社会动荡,最终希特勒上台,并对法国进行了报复。更为严重的是,短视的克里孟梭等人忽视了对欧洲最大的威胁是俄国,法德争霸严重损害了西欧的整体实力,二战后欧洲陷入冷战困境,数十年都处在战争的威胁之中。现在虽然铁幕已倒,但西欧仍未能摆脱二战后的政治体系,依然需要美国人的军事保护。
备注
1、《凡尔赛条约》中的巨额赔款,历时92年,直到2010年10月德国向法国还清了最后一笔赔款,一战才算真正结束。
2、欧洲人的政治弱视,至今还在持续中。

后记
  “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经典,可以分解为四句话:
  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国家之间的交往,应当是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
  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是正常国家关系的一部分。或者说,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冲突,都是常态。
不同国家的差异,在于解决冲突的思维方式。
  每个国家都期望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但是如何获得国家利益,与一个国家国民的主体价值观有关。一个国家的对外关系,依然是其内政的延续,也就是“内政决定外交”。通过一定的规则来获得利益,还是通过不择手段来获得利益,这就是不同国家文明水平的差距。
  但是,这个话题引出来一个更复杂的词汇,就是如何理解“国家利益”。不同政治观念的人群,都在说国家利益这个词。但如何理解这个词汇,涉及到了更复杂的政治知识。
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巴铁,其实并不存在,双方唯一的利益共同点,就是牵制印度。而巴国各方势力都极立向伊斯兰主义靠拢,宗教极端化趋势明显,这将会对中方西北地缘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再举个例子,一百多年前,请问谁能代表国家利益,谁能维护国家利益,是太后,是光绪,是李鸿章,是张之洞,是孙中山,还是袁世凯?那些在留言中,把“国家利益”挂在嘴上的朋友,请问您是什么答案?
  从现代政治的角度,无论是政治理论还是从政治实践,国家利益都必须和具体国民的利益相关联,脱离国民利益谈国家利益,只能是乌托邦的空想。
从长远来看,道义才是最高利益。
讲道义的人,才会有真正的朋友。
  个人如此,国家亦如此。
讲规则的国家,才会有真正的盟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特朗普将如何输掉与中国的贸易战

 编者:本文是 保罗·克鲁格曼于2024年11月15日发表于《纽约时报》的一篇评论文章。特朗普的重新当选有全球化退潮的背景,也有美国民主党没能及时推出有力候选人的因素。相较于民主党的执政,特朗普更加具有个人化的特点,也给时局曾经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好消息:我认为特朗普不会引发全球...